巴哈,讓人聽到看不見的神

巴哈,讓人聽到看不見的神

作者:Fanny Wang

信仰上帝十分虔誠的他,向來認為自己的天賦,都是上帝賦予的,因此畢生致力於將最美的音樂奉獻給主。

成熟完美、感動人心的《馬太受難曲》,就是巴哈為教堂演出而作的音樂;而《耶穌,吾民仰望的喜悅》等清唱劇,亦是為了歌頌神。

巴哈展現了巴洛克音樂藝術的最高可能性,使複音音樂達到顛峰境界,也是集巴洛克音樂之大成的唯一一人;他是歐洲音樂中最偉大的古典大師,並以「音樂之父」一直活在現代人們的心中。許多電影都愛用巴哈的「步蘭登變奏曲」做主題音樂。

《英倫情人》中的看護茱麗葉畢諾許在廢墟中發現了一台殘破的鋼琴,喜不自勝地就彈出了「步蘭登變奏曲」,短短的幾個音符,就是亂世中最甜美的閒適,這時候,印度兵跑來告訴她,附近都是地雷,安詳的樂音下其實危機四伏。

《沈默的羔羊》中的「步蘭登變奏曲」則以變態人格為音樂表現對象,男主角「食人魔」漢尼拔移監後,聽著「步蘭登變奏曲」上廁所,安靜的音樂鬆弛了警衛的注意力,於是他悄悄解開了手銬,要在警衛送上餐點時,暴力反撲,安靜的樂聲中,有不安的靈魂和蠢動的暴力基因在沸騰,強烈的對比,建構了高反差的戲劇張力。

巴哈生平簡介

『巴哈背後有另一個巴哈。往往在大人物的背後,隱藏著小人物對主人忠誠的奉獻,而最終,一切榮耀都是歸予上帝的。』

1685年,約翰.塞巴斯坦.巴哈(Johann Sebastian Bach)出生在紹林吉(Thuringia)省的埃森納赫(Eisenach,今之東德)。巴哈一家,在十六世紀初即以成功音樂家的身分馳名於德國北部,在年輕的Johann Sebastian初露光芒時,巴哈一家已享有盛名。在孩提時代,巴哈即擁有過人的嗓音,並在教會及學校合唱團中擔任要角。他很早就開始從事創作,他早期的作品(如為管風琴寫的《前奏和逆奏曲》[Preludes and Variationss]等)是在他十七歲至二十歲間完成。

柯坦時期的巴哈創作了他最受好評的作品,包括《布蘭登堡協奏曲》(因獻給布蘭登堡領主魯德維而命名).小提琴協奏曲、管弦樂組曲及許許多多的室內樂作品。巴哈與雷奧博王子相交甚篤,但大約五年後巴哈因其他的期望而離開,此後巴哈的生命邁入極度黑暗的時期,而且在遠行期間,巴哈之妻死於家鄉,當巴哈歸來,發現她已下葬。

他再婚,娶了名叫安娜.瑪戴娜的年輕女子為妻,前於一七二二年申請萊比錫湯姆斯教堂的職位。他為自己的音樂訂下創作目標:可以讓人聽到神,聽到看不見的神

1723至1750年間,巴哈受聘於萊比錫(Leipzing)市立聖湯馬斯教會學校,雖然當時市政府聘他時是要他教校內男生數學及拉丁文,但卻准許他在教會專責音 樂總監與詩班長之職,每主日為教會的崇拜聚會創作聖樂。惟他的音樂天分,一直沒被當時的上司欣賞,說他是頑固的老頭子,嫌他的創作過於傳統,不夠現代化,故給他的待遇甚微薄。諷刺的是,巴哈在那時期的創作卻在日後成了最永垂不朽的鉅作。包括《約翰受難曲》、《馬太受難曲》、《B小調崇拜》等等。由於他的樂曲都以敬拜讚美主為創作的焦點,內容多根據聖經故事,故曾有人說,巴哈的聖樂猶如在宣講福音信息,讓人聆聽時就像在聆聽神話語般被喚醒。事實上,這正是巴哈創作的動機,要藉音樂,把人帶到神跟前。

屬於路德宗派信徒的巴哈,一生敬虔,勤讀聖經,深受路德的神學觀影響。路德看重音樂,認為音樂是上帝給予人類最大的禮物,說基督徒「一手聖經,一手聖詩」便可過得勝的生活。深受路德思想影響的巴哈,也認為音樂是為榮耀神,為要人靈魂得新生命。故他為自己的音樂訂下創作目標,要從人心靈深處的需要, 去創作一些音樂,可以讓人聽到神,聽到看不見的神。

敬虔的音樂,必得到神恩典與榮光的臨在

巴哈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就是他的音樂天分雖然在有生之年不為上司欣賞,但他以神為焦點的人生方向,卻使他不輕易放棄,要繼續孜孜不倦為神創作音樂。還邊創作邊讀聖經。從他書房內的屬靈書多過數學書、拉丁文書甚而音樂書,便知道他是個愛讀屬靈書的音樂家。位於德國萊比錫的巴哈博物館所展示巴哈的聖經,滿是畫線,滿是眉批,更證明他也同時是個勤讀聖經的信徒。當他讀至歷代志上第25(大衛王時期聖殿中的聖樂人員名單)時,他曾在頁眉寫下:「這一章確列出了神所喜悅的音樂的基礎。」在讀至歷代志下五章13 (此節說到聖殿內的樂師如何齊聲頌讚上帝)時,他寫:「敬虔的音樂,必得到神恩典與榮光的臨在。」

巴哈的音樂也是為榮耀神而創作

值得一提的是,路德與巴哈兩人寫作的開始及結尾都喜歡寫上J. J.(Jesu, juva 德文;Jesus, help英文,即「主耶穌,幫助我!」)及SDG(Soli Deo Gloria 德文;Alone to Go d the Glory英文,即「唯獨榮耀上帝!」)。因此,巴哈的一生都是為主而活,所創作的一千多首樂章,有四分三是為了敬拜讚美主;每次創作,均以主的名開始,作品完成後便全將榮耀歸於上帝。 巴哈的教堂音樂數量甚豐,不論是經文歌、清唱劇、彌撒曲以及受難曲等,都給人強烈的宗教情緒,也難怪有人稱巴哈是四福音書之後「第五福音書的作者」。在所有巴哈宗教樂曲中,《馬太受難曲》以及清唱劇第147號《耶穌,人們渴望的喜悅》、第80號清唱劇《千古保障》等,都是其作品中十分受歡迎的曲目之一,在今天的教會當中也一直持續地被吟唱及演奏著。

巴哈共創作了五首受難曲,只有兩首以完整形式流傳於世,分別為「約翰受難曲」與「馬太受難曲」,其中尤以「馬太受難曲」最是他教會音樂的代表名作,它還是在失傳後,由孟德爾頌發掘並公演,才救回來的。

馬太受難曲手稿

參考各種研究考證,這部作品也是創作於來比錫時期,創作期約從1927到1936,不過在最後定稿以前,已經演過多場。

受難曲的歌詞有福音書聖經經文、聖詠(蠻多是巴哈自己創作的歌詞)與自由歌詞(由Friedrich Henrici1700-64所做)三種,與當時代其他受難曲相較,歌詞取材福音書聖經經文,是巴哈最特殊的地方,足證他所受到的馬丁路德新教觀念的影響。

聖詠在「馬太受難曲」中所扮演的角色是,這些歌詞往往是以會眾角色發聲,也就是說,巴哈不讓群眾「觀賞」受難劇,他透過聖詠,把所有觀眾捲入,成為戲劇中的角色,被迫做出信仰回應與信仰反省,譬如最有名的「創傷的頭」這首聖詠,就是最明顯的例子。

因此,聆聽「馬太受難曲」最重要的,正是在那些很多是由巴哈創詞的聖詠。這多少也讓我們看出來馬丁路德改教後,為讓信仰從徒有儀文的表象解放,創發聖詠形式的宗教音樂的背後目的。

為時代作傳的音樂大師

再回到跟貝多芬的比較:貝多芬在最後一首弦樂四重奏中,寫下「Must it be?It must be!」 算是了了他和上帝之間一輩子的搏鬥,寫下和解之語。巴哈最後一首賦格,以他自己的名字寫下音名旋律「b-a-c-b」,算是定下他在巴洛克時代的承先啟後的地位。

貝多芬跨越古典到浪漫,重視的是心靈經驗,生命中每一筆重大心靈之語,都會幻化成音符譜下不朽的樂章,所以他非得要與上帝和解,寫下「Must it be?It must be!」,才將他的樂章劃下句點。巴哈這唯數理是美的理性時代,重視的是將數理理性實踐於音樂形式,因此巴哈臨終,是將數學最高段的藝術實踐,譜寫進「音樂的奉獻」與「賦格的藝術」中,此生才能落幕。

來源:Xuite日記

About Auth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