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唱艺术是声乐艺术中最有表现力,内涵最丰富的一种演唱形式。合唱决不可把它简 单地理解为仅仅是“很多人站在一起歌唱”。那是在我国古代,确实还没有严格意义的合唱,所谓的合唱只是齐唱。真正的合唱是一门外来艺术,二十世纪初才传入 中国,并且很快被人民大众所认同,成为我国人民文化生活的一部分。就象乐器相对于交响乐一样,合唱扩展了人声的表现力。它充分利用人声特点,对于独唱而 言,加强了人声艺术再现的深度,厚度和广度。合唱以不同的声部演唱同一乐曲,它的旋律是多层次的(通常是2—4个声部),具有很强的立体感,呈现在听众耳 畔的是立体的艺术。
下面结合合唱艺术的特点,和大家交流合唱与人的素质教育之联系。
(一)合唱是一种体现合作精神与共处意识的素质教育载体。
合唱艺术是建立在配合意识及平等观念之上的,每个合唱参与者有了融汇在集体音乐 中的素质,再去追求完美的整体效果,从而达到创造力和纪律性的辨证统一。这种集体的学习和创造过程使参与者在领略音乐艺术真、善、美的同时,学会怎样与人 相处。和谐、协调、平等、包容、互补、扶助、团结、关心等人际关系的准则均在合唱活动中得以体现。合唱艺术讲究整体音色的和谐、统一;声部之间均衡、协 调;旋律与和声进行中的纵横交错,主次相衬,对称互补,立体展示;声音交替中的有序进行,严密精致;指挥与歌队之间的默契配合,互相关注,个体感知与群体 感知的高度统一等等,无不对的素养、性格、情趣、意志、态度、思想产生积极的影响。合唱是集体主义教育的最好形式之一,它有利于培养学生遵守纪律协调一致 的集体主义精神,加强他们的协作精神和集体荣誉感。
(二)合唱还可以培养孩子们的适应能力和自制力。
合唱中声音个性的过于膨胀是最忌讳的。合唱的音色、音量、力度、音准、节奏来不得半点个人随意,演唱中的气息、咬字、吐字、行腔及情感的表达也要在共性中得到统一。这也是一名出色的独唱演员不一定是优秀的合唱队员之原因所在。因此,当一名个性突出的人参加合唱训练后,他首先要适应整体的需要,不断收敛自己的个性,控制自己的声音,不能过分张扬、随意、任性。在今天独生子女时代,现代社会分工却越来越细,任何人都不能离开社会群体独立“包打天下”。参与合唱训练,能让儿童得到这方面的一些锻炼和启示。
(三)合唱又可以培养人在整体中的独立意识和“抗诱惑”能力。
合唱中的合作与独立是辨证统一的。合唱要求参与者既有表现作品的整体意识,又有独立的声部观念。合唱者在唱好自己声部的同时,又要接纳不同的声部,合唱不是毫无主见的附和,不是滥竽充数,更不是闻声而动的“两边倒”。因此,当多声部交织进行时,合唱者必须有良好的鉴别能力,抵抗外来因素的干扰。这就好比一个人在集体中,既要互相配 合,取长补短,包容谦让,又要互相监督,立场坚定,是非分明。经过长期合唱训练的人,一般都具有良好的音乐整体感和独立的声部观念,而且感觉十分敏锐,分 辨能力强。这对人的素质教育也是十分有益的。
(四)合唱磨练孩子们的毅力和意志。
参与合唱的艰苦训练,在集体演唱技能的不断提高中,个人技巧也无形之中得到了提 高。追求艺术的完美,对艺术创作的精益求精,不断创新,就是主动向困难挑战的意志磨炼过程。合唱队员与独唱队员相比,没有炫目的光环,享受不到个人荣耀, 个人与集体之间的关系是“同呼吸,共命运”的。这与生活中那些不求闻达,只讲奉献的人是多么相似。这种超乎常人的毅力、涵养,又是人才成长的必要条件。
合唱同时又是一种集体审美活动,合唱将教会学生用审美的态度来对待社会,对待他人,使他们养成一种宽容与慈爱的情怀,从而成为高素质的文明的现代人。我们应该认识到合唱对于实施素质教育,培养人才,改造社会道德风尚的深远意义。
上面,光说了参加合唱对于孩子的好处,也该说说大家有目共睹的“坏处”。这也是 一部分合唱队的孩子都会面对的一个很现实的问题。那就是和文化课学习的“冲突”。每个孩子都会遇到学习成绩的上下波动。可是,当一些合唱队的孩子,学习成 绩下降的时候,家长在分析原因的时候,很容易把罪责全部推到了合唱队上。本来对合唱学习活动的认识不正确,对孩子加入合唱也较勉强,这个时候更觉得加入合 唱弊大于利,甚至是有弊无利。事实上,从以下几个方面冷静地进行分析,本着对孩子全面健康发展的原则,能更客观地找到良好对策:
1、不同学科的兴趣差异。
本身一些孩子对文艺科目和文艺实践活动的热情比文化课要更高,相对来说有更强烈 的兴趣爱好,使他们对不同学科产生的内在动力就不一样。比如有一些酷爱表演有强烈表现欲的孩子,在经过一段时间训练,临上台表演之前,就更不容易在语、数 课堂上专心听讲了。学科兴趣差异也是文化课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原因。
2、多元智能发展的相对独立性和差异性。
经专家的调查研究表明,音乐智能是一项相对独立的,并且和语、数智能基本无关的智能。所以,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比较常见的现象,一些学生语、数智能比较差,但音乐智能却很好。更多的家长在孩子被选入合唱队之后才发现了孩子的音乐智能。而目前我们身边的家长受教育评价机制、升学制度等等各种因素的影响,往往只重视语、数等智能,很少能有人用比较有远见的教育观念培养孩子的其他智能。更不善于利用孩子的“闪光点”培养孩子的自信心,激励孩子克服自己的弱势,战胜自己心理上的自卑情绪,培养挑战困境、超越自我的意识和重新塑造自我的精神。
3、合唱队的孩子和其他孩子比较,文化课学习时间上的不平等,也是造成语文或数学成绩暂时下降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原因。
尤其到了演出、比赛之前,合唱训练比较紧张、密度比较高,且往往不得不占用他们 原本学习其他学科的时间。这段时间,一些合唱队的孩子往往面临双重压力,精神负担很重:一方面是音乐老师对合唱表演效果的精益求精,并且必须要求孩子们 “达标”;一方面是文化课老师的批评,和家长的指责。思想上的包袱对学习更加不利。
一个具有一定水平合唱队的合格队员,应具备一些良好的非纯艺术素质。换通俗一些 的说法,比如我们常说的要有一定的灵气。因此,合唱队员文化课成绩的落后将直接和间接地影响他们对合唱艺术的驾驭能力。音乐老师总是希望合唱队里的孩子们 都是充满灵气和自信的活泼乐观的孩子。所以希望家长和其他学科的老师,能和音乐老师一起,从科学的、正确的、全面的人之发展的角度出发,对加入了合唱的孩 子多一份理解和扶持,多一份关怀和鼓励,在他们面临困境的时候,给予耐心的帮助和真诚的教导。而不是象一些偏激的家长一样简单地劝阻孩子放弃参加他们喜爱 的音乐实践活动。
且不论今天我和大家的沟通的最终效果能否令人欣慰,可以肯定的是,在这件事上, 我来到论坛上说了总比不说的要好。向老师们介绍合唱艺术之育人功能,是音乐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而合唱教学工作要得到家长的理解和支持,需要班主任老师及 其各学科的老师共同努力。今天发表的仅仅是音乐教师单方面的见解,恳请大家本着学校合唱教学艺术的良性发展原则随时随地向我对合唱组织以及教学工作提出建设性的意见。
关于歌唱或者合唱意义的其他语摘有人说:“世界上最美的声音是童声,其中最动人的是童声合唱。” 我们通过合唱享受人类文化中最精华的一部分。歌喉是每个人都有的乐器,歌唱是每个人都可以参加的艺术活动,是普及音乐教育的切实可行又有效的途径。合唱对于促进合作意识、促进个体的社会化具有积极的作用。在合唱中人们学会倾听、配合、理解默契,会使人们走出封闭狭窄,培养人际间的合作理解的态度,培养人的社会人格。柯达伊说过,一个深入的音乐文化只能在歌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音乐之根在于歌唱。
來源:百度文庫
Add Comment